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反腐倡廉、从自身做起改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书记反腐倡廉、严于治党;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体现了党中央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顺民意、得民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学生时代,念好书、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而作为家长不求子女有多少回报,但愿儿女能尽力而为、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光宗耀祖。而如今的孩子呢?地上丢的毛钱懒得捡;为了一张游戏卡,买一包方便面,取了卡、扔了面;在学习上压根儿不去攀高,吃喝穿衣花钱上倒是学会了相互攀比……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从中也折射出一些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记得在农村念小学的时候,主要的课余生活就是帮家里拔草喂猪、喂羊;叠“四角”和小朋友比赛;自制“滑车”滑冰;滚“铁环”; 撞“钱儿”;打“岗”;用自制“弹弓”捕鸟;用废旧的自行车链条做“手枪”和小朋友玩“打仗”;念初中时背着“干粮”住校,一天三顿玉米面窝窝的学校生活至今难以忘怀;念高中时,生活有所改善,一天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感到非常欣慰,但仍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学校生活,尤其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常常饿得眼前直冒“金星”,晚自习后肚子里“响”个不停,囊中羞涩的味道如今像是天方夜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朔县一中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2---25元,零花钱大约为3---5元,节俭一个月可买到八毛钱的一本《新华字典》,节俭三个月可买到四元五角一套的名著《红楼梦》(包括上中下三本)……能实现学生时代求知的愿望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
如今,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民富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改革也随之向纵深发展,重视教育、怎样育人,众多专家学者为之献计献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本色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应从孩子入手,社会、学校、家庭要齐抓共管,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朔州日报》2013年3月11日第5709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