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新教法带来新变化——朔城区第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实效

新教法带来新变化——朔城区第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实效

2017年10月26日 09:50:10 来源:教育期刊网 访问量:1639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朔城区第四中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学校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结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以“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管理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采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合作、交流。这种新教法使教师成为了“导师”,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一、让教师从“讲师”变为“导师”

实施新教法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而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首先得动起来。从转变教学观念到学会设计导学案,从传统课堂上依据教案圆满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到新教法中对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模式的掌控,我们都要求每一位教师去面对、去适应、去改变。面对这些,许多教师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抵触情绪,产生了一些困惑,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反思,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努力让教师从“讲师”变为“导师”。为此,我们在培养师生反思能力,提高巩固拓展环节效率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首先,在巩固拓展练习环节,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任务结构。就新授课而言,巩固练习通常安排在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左右进行,巩固的目的应该是本课教学中最核心的知识、方法、原理、技能等。然而,实际操作中,课堂巩固练习量大,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过量的巩固练习会无效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应付厌倦的情绪。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应该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去决定、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去实践和去应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根据个体差异,我们要求设计巩固练习时要有阶梯性和层次性,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兼顾学生的个性,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任务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确保“优秀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要注意及时反馈。练习的目的就是要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时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反馈可以是教师批改,也可以是同桌、小组、全班互改。教师可以通过检测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还需进行辅导。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第三,要进行科学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肯定自我,增强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后进生,及时到位的激励性评价,更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评价的形式除了“教师一学生”间的单向评价,还可以生生互评,即小组评价。小组评价立足于评价同学的态度、方式、过程、情感,发现并且捕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评价同学学习的过程,激发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增强大家学习的自信心。改变评价方式,以学生为本,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合作、参与中学会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巩固拓展这个环节有更广阔的运用空间,应以教材为核心,精心地、有侧重地选择和设计巩固练习题,以保证学生高质、高效地掌握知识。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情反馈、巩固新知离不开解题应用,解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解题,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从来不加以反思和总结,不能由经验上升到规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错过了归纳所学知识的大好时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反思解题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了解题方法,至少能解决同一类型的其他很多题目。因此,在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使之从中找到普遍规律,来提高解题能力。在学生得出多种方法之后,继续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这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征?各种方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我最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些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去反思去比较。通过解题反思,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细致。

2.反思解题思路。解题不是目的,而是学习的手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以下几方面反思解题思路:一开始是怎么想的?走了哪些弯路?原先的思路为什么走不通?我的思考与老师、同学的区别在哪里?可以归纳出哪些经验?从而突破思维定势,攻克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新知。

3.反思错误成因。有些错误是课堂的宝贵资源,有效、合理地利用这种资源,学生由此切人进行反思,往往能切入“病根”,从而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组织学生反思:这一题有什么特征?我原先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我会这样想?正确的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等等。将反思过程记录在纠错本上,经常回顾,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在“咀嚼回味”中自主反思。课堂结束时,留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交流、自问自答、师生对答、自主整理回顾等方式,去反思这节课的得失。我们要求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本节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怎样解决的?用到了哪些方法?要注意些什么?我在哪里做得比较理想?运用本节课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反思学习态度:今天这节课我学得认真吗?愉快吗?有什么遗憾?这节课的表现能打几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而且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课堂中被忽视的群体或未曾注意到的细节等,以此指导未来的教学工作。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目前,我们在实施“学案导学”的新教法中体现了课堂的预设性,但在如何体现生成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认真解决的问题。

(作者田济才系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郑泽永)来源:教育期刊网

编辑:张康德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古北东街2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